分享

权威数据!新西兰建筑业生产力停滞30年,还有救吗?解决方案来了!

在8月9日举行的新西兰建筑博览会暨峰会年度晚宴上,新西兰华人建筑业协会(NZCBIA)重磅发布了2024年《NZCBIA建筑业年度报告》。
2024-10-23

在8月9日举行的新西兰建筑博览会暨峰会年度晚宴上,新西兰华人建筑业协会(NZCBIA)重磅发布了2024年《NZCBIA建筑业年度报告》。

这份报告由新西兰华人建筑业协会委托著名新西兰经济学家Shamubeel Eaqub编写,是一份关于新西兰建筑、施工和房地产行业的年度新资讯报告,旨在通过讨论生产力和其解决方案,更好地理解和阐明建筑行业的角色和进步的机会。

在第26期逸居杂志中,我们准备了系列文章来为大家介绍这份报告中的主要内容。今天先来看看第一篇——《如何改进新西兰建筑业生产力:生产力停滞不前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

 

 生产力停滞不前

 

新西兰建筑行业生产力停滞不前的问题由来已久。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生产力几乎没有得到改善,这一现象在经合组织国家中普遍存在。

从1950年代末至1990年间,新西兰建筑生产力有所提高,但此后便停滞不前(见图1)。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与1985年相近,这意味着在过去30多年里,行业未能实现显著的生产力增长。

图1:自1990年初以来,新西兰的建筑业生产力几乎没有改善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新西兰统计局的原始数据估算所得

与其他经合组织国家相比,新西兰的建筑生产力表现虽然不佳,但并非特别差(见图2)。这反映了建筑行业生产力的普遍性问题——建筑过程因地点、现场、时间、天气、方法和材料的高度可变性而变得复杂。此外,许多工作需要大量人工,且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如工人跨多个现场工作、连续的阶段性和设置过程以及高技术性、危险性和定制化的工作要求。

图2:新西兰面临的问题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并不罕见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新西兰统计局的原始数据估算所得

同时,生产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规模的影响。根据2023年的数据,拥有超过200名员工的大型企业的生产力比平均水平高出近20%。然而,零员工(自雇人士)和拥有6-9名员工的企业生产力比平均水平低10%以上。这种较低的生产力相当于在建筑行业中多雇用了11,000名员工,但工作量却没有增加。

建筑行业的动态性使得识别和改进生产力短板变得困难。工作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也可能加剧问题。例如,监督不力会降低工人士气,导致高流动率和返工,供应链问题则会增加成本并导致融资延误。这些变量可以影响工作生产力或财务模型的生产力。因此,理解这些问题需要更加结构化的方法。

 

 提升生产力的国际经验

 

 

英国转型计划

 

学习国际经验可以为新西兰找到一条可行的路,我们首先来看看英国的建筑行业转型计划。

英国政府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可持续性和监管改革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政府承诺提供1.7亿英镑,并由行业匹配2.5亿英镑,以支持新技术和创新实践的采用。主要优先事项包括技术创新、可持续性和监管改革。

 

在技术创新方面,英国大量优先投入新科技,将人工智能、数字设计和非现场制造等技术嵌入企业当中,以此提高项目规划、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力。

在可持续性方面,许多行业在绿色技术的指导和实施方面仍面临挑战,因此政府通过建筑安全税和生物多样性净收益举措等手段,确保建筑项目环境可持续性和施工项目的安全性。

在监管改革方面,新的《2023英国采购法》引入了更灵活和透明的采购流程,同时《建筑安全法》及相关税收旨在解决火灾安全缺陷问题。

通过多方协作,英国的建筑行业有望在管理系统成熟度、返工减少、员工流动率降低和施工延误减少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澳大利亚简化行业许可流程

 

英国通过技术创新和灵活的采购政策提升建筑生产力,而澳大利亚则通过简化和数字化许可流程加快项目审批以优化生产力。

澳大利亚采取了多项举措来简化建筑行业的许可流程,特别是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项目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发展。

措施包括提供一站式服务和数字工具、设立优先通道和快速审批系统、以及协调联邦和各州之间的工作。

通过一站式服务,开发商可以通过单一门户管理所有的许可申请。这种方法不仅简化了流程,还减少了审批所需的时间。

某些项目,特别是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项目,可以申请优先审批。此外,如果审批方超过特定期限而没有做出决定,则有相应措施自动为申请方批发许可。

最后,澳大利亚政府鼓励各州将其建筑许可指南与联邦的标准保持一致,以创建更加统一、更少官僚主义的流程,并消除多重叠加监管造成的影响。

在这些措施实施后,监管程序从14个减少到10个,许可审批时间减少了38天,降至112天,比全球中位数低25%。

 

 新西兰可借鉴的经验

 

尽管建筑业生产力短缺问题复杂且政策效果有限,但国际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以下三类可借鉴的策略:

减少不确定性:更准确的信息、更高效的协调和更高质量的政策讯号能让各方在建筑业体系中更放心地扩大生产规模以按时完成生产。这些措施影响的是建筑业的价值构建,而不会影响成本。这一策略往往在制度和行业层面发挥作用。

 

精简流程:通过标准化、加快审批流程和投资于自动化生产等干预措施减少决策层的影响并减轻工人的负担。如能得到行业层面的支持,精简流程这一策略往往能在跨行业、跨施工场地作业时发挥作用。

 

提高技能:即提高当前参与施工的工人和未来潜在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和技能。随着越来越多的关键岗位依赖移民工人,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等基础知识会变得十分必要。提高技能这一策略往往是在整个体系内进行的,并且需要具备前瞻性。

 

在改善生产力的问题上,政府、行业和企业都可以采取一些行动。

 

政府

 

 

政府政府作为监管者可以通过减少土地碎片化并增加资本运作的透明度来减少阻力;而作为采购者,政府可以通过标准化基础设施项目来提高项目效率。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如下举措:

 

减少不确定性:采用规划改革、净零协调和更好的合同框架等政策,减少土地分散现象,增强资本利用信心。

简化流程:政府可以通过设定关键绩效目标,推动行业标准化,从而简化流程,促进竞争,并鼓励创新,包括通过创新的资金模式如税收减免来支持。

提升技能:政府可以系统性地提升未来劳动力的技能,以应对未来的经济挑战。

 

 行业和客户

 

行业和客户的运营方式决定了工地操作和工作动态。客户可以通过合作谈判与签订价值合同来提升施工现场的生产力。行业可以通过推动标准化和预加工来降低施工现场的浪费和不确定性。

对于行业来说,以下这些举措可以在配合政府政策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生产力:

减少不确定性:建筑业应与政府协同,推动政策简化,促进合作优化合同模式,支持政府的净零目标,促进合同框架的改进,推动政策和实践变化。

简化流程:行业应主导行业培训,提高透明度,推动标准化施工,减少浪费并降低不确定性。

提升技能:建筑业可以代表企业开发一线培训,促进行业知识积累,并对现有劳动力进行再培训。

而客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工地的生产力发展:采取谈判和签订超越成本的价值合同、在传统合同的基础上增加激励措施、及时付款、允许更长的施工周期、以及确保参与设计的各方尽早合作。

 

 企业

 

对于企业来说,提高生产力更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在企业的直接控制之内,且能带来可观回报。通过投资技术和流程,企业可以在广泛存在且偶尔不可控的诸多变量影响下加强施工过程的可控性,并能专注于企业员工,因为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资产和风险。

企业可以通过改进内部流程和推动行业合作来减少随意性和复杂性。再培训和一线培训能够有效提升现有劳动力的技能:

减少不确定性:企业应承担起简化流程和控制风险的责任,特别是大企业可以通过替代合同策略、前期规划等方面进行投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简化流程: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行业透明度、减少流程复杂性、标准化商业实践来支持行业合作,并使用先进技术和原材料来提高效率。

提升技能:企业可以通过再培训和一线培训确保员工技能得到更新和保留,利用线上平台和实际操作培训增强学习效果。

更多阅读